其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痫以往统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济南艾玛妇产主任介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处理原则是镇静、解痉、降压、利尿,适时终止妊娠以达到预防子痫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病及严重后遗症的目的。
辅助检查
尿常规检查:根据蛋白定量确定病情严重程度;根据镜检出现管型判断肾功能受损情况。
血液检查:包括测定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重症病人应测定血小板计数、凝血时间,必要时测定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和鱼精蛋白副凝试验(3P试验)等。
肝、肾功能测定:如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素氮、肌酐及尿酸等测定。
眼底检查:眼底视网膜小动脉变化是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眼底检查可见眼底小动脉痉挛,动静脉管径比例可由正常的2:3变为1:2,甚至1:4,或出现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甚至视网膜脱离,一时性失明。
其他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胎盘功能、胎儿成熟度检查等,可视病情而定。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指导
加强孕期教育:
医生应重视孕期健康教育工作,使孕妇及家属了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知识及其对母儿的危害,从而促使孕妇自觉于妊娠早期开始接受产前检查,并主动坚持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得到治疗和指导。
进行休息及饮食指导:
孕妇应采取左侧卧位休息以增加胎盘绒毛血供,同时保持心情愉快也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医生应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减少过量脂肪和盐的摄入,增加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富含铁、钙、锌的食物,对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有一定作用。
一般护理
保证休息: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可住院也可在家休息,但建议子痫前期病人住院治疗。保证充分的睡眠,每日休息不少于10小时。
在休息和睡眠时,以左侧卧位为宜,左侧卧位可减轻子宫对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改善子宫胎盘的血供。左侧卧位24小时可使舒张压降低10mmHg。
调整饮食: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需摄入足够的蛋白质(100g/d以上)、蔬菜,补充维生素、铁和钙剂。食盐不必严格限制,因为长期低盐饮食可引起低钠血症,易发生产后血液循环衰竭,而且低盐饮食也会影响食欲,减少蛋白质的摄入,对母儿均不利。但全身水肿的孕妇应限制食盐入量。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产时及产后护理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的分娩方式应根据母儿的情形而定。
若决定经阴道分娩,需加强各产程护理:在娣一产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脉搏、尿量、胎心及子宫收缩情况以及有无自觉症状;血压升高时护士应及时与医师联系。
在第二产程中,应尽量缩短产程,避免产妇用力,初产妇可行会阴侧切并用产钳或胎吸助产。在第三产程中,必须预防产后出血,在胎儿娩出前肩后立即静推缩宫素,禁用麦角新碱,及时娩出胎盘并按摩宫底,观察血压变化,重视病人的主诉。
开放静脉,测量血压:病情较重者于分娩开始即开放静脉。
胎儿娩出后测血压,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在产褥期仍需继续监测血压,产后48小时内应至少每4小时观察1次血压。
济南艾玛妇产主任特别提醒:
对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应进行饮食指导并注意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主,加强胎儿监护,自数胎动,掌握自觉症状,加强产前检查,定期接受产前保护措施;
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人,应使病人掌握识别不适症状及用药后的不适反应。还应掌握产后的自我护理方法,加强母乳喂养的指导。同时,注意家属的健康教育,使孕妇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