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病因、临床表现有哪些?
2024-12-26  来源:济南艾玛妇产医院

  我们了解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期常见的肝脏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黄疸、血清胆汁酸和肝酶水平异常升高,与遗传、环境、女性性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失调等相关。

  济南艾玛妇产主任介绍:临床表现

  1、ICP的临床首发症状为妊娠瘙痒或无明显瘙痒,可能原因为胆汁淤积,胆盐沉积于皮肤内刺激感觉神经末梢所致。多数产妇在2d内消失,极少数可持续到产后1周以上。

  2、少部分产妇存在黄疸,但症状轻,黄疸前后,患者常出现粪便颜色变浅、小便颜色加深。

  3、肝脏无肿胀或轻度肿胀,且无压痛。

  4、出现食欲不振、脂肪泻等症状,无明显呕吐及厌油等症状。

58

  体征

  皮肤可见红色搔抓痕迹;一部分患者伴有轻度黄疸,可于分娩后1-2周缓解。

  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和实验室检查,ICP诊断并不困难。但需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瘙痒、黄疸或肝功能受损性疾病。血清总胆汁酸升高为主要实验室诊断标准,可伴有AST、ALT轻中度升高。

  分度

  1、轻度:血清总胆汁酸10-39.9μmmol/L;症状以皮肤瘙痒为主。

  2、重度:血清总胆汁酸≥40μmmol/L;严重瘙痒;伴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复发性ICP、既往有因ICP的死胎史或新生儿窒息死亡史等情况。

  对母儿的影响

  1、母亲:可发生皮肤瘙痒、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异常)、糖脂代谢异常。

  2、胎盘:胎盘可见胆盐沉积、滋养细胞肿胀、绒毛基质水肿、间隙水肿。

  3、胎儿:由于胆汁酸的毒性作用,发生胎儿窘迫、自发性早产、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生长受限等风险增加。

  治疗

  轻型ICP产妇病程在37周以内主要以门诊治疗为主,包括口服药物和加强胎儿监护。

  (1)定期监护,加强管理:

  嘱咐产妇每天数胎动;进行1周1次的无应激试验(NST);复查肝胆酸和肝功能;在B超检测下,进行脐动脉血流检查和胎儿生物物理评分。

  (2)药物治疗:

  治疗ICP的治疗药物有腺苷蛋氨酸,该药物可对雌激素代谢产物进行灭活,进而提高酶的活性,增加膜的通透性,阻止因雌激素升高导致的胆汁淤积,对雌激素敏感者的肝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起到缓解病情恶化。

  同时有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ICP,可显著缓解皮肤瘙痒、降低产妇血中转氨酶及胆酸的浓度,同时降低早产率。

  (3)终止妊娠:

  根据产妇病情,轻度ICP观察至妊娠足月,在监护下可进行阴道试产。若超过预产期,尚未临产者,可考虑人工诱发宫缩,同时进行缩宫素激惹试验(OCT)。在第二产程中,切开会阴,避免阴道助产,若有异样,需及时进行剖宫产,以结束分娩。

  重型ICP胆红素的升高对胎儿危害最大,其次为转氨酶的升高,而肝胆酸的敏感性较高,但其影响较小。患者确诊为重度ICP后,立即进行住院治疗,同时密切监护,并于36周左右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济南艾玛妇产主任特别提醒:对于重度ICP产妇,一般遵循以下治疗规则:

  (1)一般处理:

  延长产妇孕周的同时,需预防死胎发生,并权衡早产对新生儿的影响。需加强日常监护,行无应激试验(NST)、检查脐动脉血流、检测胎动及宫缩、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肝胆酸。

  (2)规范治疗:

  褪黄和保肝是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终止妊娠前3d,给予维生素K1肌注,因为ICP患者胆汁中的胆盐分泌量较少,维生素K1吸收降低,导致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产妇产后出血增多。


* 推荐阅读
  • 脐带绕颈还能顺产吗?听说胎宝能自己绕出来!
  • 2016年1月艾玛国际妈妈俱乐部课程表
  • 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济南市皮肤研究院院长刘振
  • 辣妈携宝贝 回院送锦旗
  • 一封来自艾玛妈妈的感谢信
  • 
    预约电话:0531-82313337
    医院地址:济南市历下区窑头路1号
    鲁ICP备14036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