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早期扩容策略观点和意见尚未统一,目前产后出血早期扩容策略缺乏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临床医师对于产后出血扩容策略缺乏明确的指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济南艾玛妇产医院主任提醒:产科中失血性休克面临的挑战
1、产后出血不可预测,有一般的产后出血发生在无高危因素的正常产妇。
2、产后出血机制复杂,出血的速度快,持续出血风险增大。
3、孕产妇生理变化及特有的合并症,导致其液体复苏禁忌较多。
产后出血液体平衡管理概念
患者血液管理为应用循证,医学和外科概念维持血红蛋白浓度,优化止血,并尽量减少失血以改善患者预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目的是维持正常血容量,从而确保产后出血过程中患者的正常灌注。
目标导向液体复苏
目标导向液体复苏为一项有明确目标的治疗。
目的之一为通过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和供氧,将心脏指数(CI)及氧输送量提高到一个超常状态(CI≥4.5 L/min·m2,氧输送量>650 ml/min·m2)。
液体复苏的量
超过4 L的晶体输注的液体复苏,与后续更多的出血和孕产妇不良结局(重症监护入院、栓塞、子宫切除术)相关。不同液体管理策略及其对产后出血妇女,凝血参数的可能影响凝血参数变化有关。
大量输血方案
大量输血方案可减少反应时间并改善血小板,和新鲜冰冻血浆的合理使用。如果出血量>1500 ml,患者有其他症状或持续出血,则需使用此方案。
此时血库应对方案是血液和血制品按红细胞悬液:新鲜冰冻血浆:血小板为6:4:1或4:4:1。
液体复苏过程中生命体征的监测
很多创伤患者在出血后,将达到正常的生命体征时,仍有大量的灌注不足。这种现象被称为隐匿性低灌注,如果不被更先进的实验室或诊断监测识别,就会产生持续的缺血性损伤。
低温是容量复苏的严重并发症,当体温低于36℃时,凝血级联反应减缓,抑制凝血块形成,降低血小板功能。体温过低可能会破坏心脏的传导系统,使患者发生心律失常,降低代谢活性,从而导致药物活性和代谢受损。